何謂碳足跡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Activity)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較於一般大家瞭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其是從消費者端出發,破除所謂『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
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一般是指製造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產品本身的製造與組裝,一直到產品使用時產生的排放、產品廢棄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排放量。故上述之範圍是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
現今已將其是為達成減緩全球暖化目標之行動方案。而近期研究報告指出,企業重視氣候變遷之議題,並重視發展減緩氣候變遷之產品(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Report,2009)。因此,產品碳足跡已廣泛成為各為政府及企業界達成目標之工具,也成為一種新溝通的媒介。
資料來源:台灣碳足跡資訊網
台灣碳足跡標籤
.jpg)
環保署解釋,這個由綠色愛心和綠葉所構成的腳印標示、搭配了二氧化碳的化學符號、並以愛心中的數字表現該產品的「碳足跡」;該數字是將產品在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加總、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所得出的。碳標籤的設置除了可以讓消費者選購碳排放量較低的商品外,也可以藉此約束產品從原料取得、製造、運輸、販賣、使用到廢物處理等過程間的碳排放量。
環保署表示,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目前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泰國及澳洲各國均相繼推動碳標籤計畫。現環保署除了推動工廠溫室氣體排放之盤查工作外,也輔導業者核算產品碳足跡與驗證工作,另外並計畫在明年設立綠色商店、鼓勵民眾落實綠色消費、邁向低碳社會。
資料來源:TEIA環境資訊中心
信織公司通過產品碳足跡BSI外部稽核
為響應環保低碳,以不織布產業推向一個高科技及無環保公害產業為目標,信織公司於99年11月底通過 BSI英國標準協會「PAS 2050:2008產品碳足跡」盤查證書,未來也將持續以降低碳排放量為政策目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